轉載自基督教論壇報2016.4.29

◎約帖

記得曾在書上看到一段話,「信主之後,我們在教會與弟兄姊妹相處,這屬靈家庭就如同新的家庭,也會改變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。」的確如此,在生命轉彎處,也許是我剛硬的心被上帝的愛觸摸,於是心田柔軟了,也願意照聖經真理來與家人相處。

原生家庭中不曾經歷擁抱

信主之後,我開始參加主日及小組,在小組聚會時,我們一起唱詩、禱告、讀經,分享工作、家庭或人際上的難處,彼此代禱。有時姊妹之間也會透過愛的擁抱來表達關心,這使得在原生家庭中不曾經歷擁抱的我,體會到滿滿的愛意。

就這樣,我把在教會領受的愛帶回家庭,家庭的氛圍也開始不一樣。在小組中,我們也曾討論如何與未信主的家人相處。記得師母曾經提到,兄弟姊妹相處時不必拘泥形式,要保持和睦的關係,可以一起照顧年邁的父母親,這樣也是為福音撒下種子。

我們幾乎每年舉辦家庭旅行,原因是父親過世之後,母親曾說,父親很少帶她去會過夜的旅行,所以身為長女的我,便主動邀約每年一次家庭旅行,已經去過杉林溪、淡水、墾丁、日月潭等地。今年農曆春節前,我與兩個妹妹及她們的先生孩子,還有我弟弟、母親,全家一起在武嶺山上拍照打卡,留下這難得的紀念。

失語經歷竟帶來家庭更新

以往我們的家庭關係並非如此,尤其是我,考取大學後很少回家。我會打電話給父母,多半是因為有經濟的需要。因為在成長過程中,母親常以言語指責,很少鼓勵,加上她不擅於以言語表達情感,所以總是帶著責備的語氣,詢問我為何不回家。所以,我大學畢業後在台北工作,接到母親的電話,總顯得很不耐煩,很想掛電話。

信耶穌之後,我經歷了難以理解的失語、失業,這段看似不幸的經歷,卻使我們的家庭關係更新,我體會到家人不離棄的愛,上帝開始在我們家進行了醫治、恢復的工作。我漸漸體會上帝設立家庭的目的,是要我們彼此相愛。

同時,我也閱讀一些屬靈書籍,深知子女應孝敬父母,且是蒙福的,我的心中很想照著真理而行。

失業在家那段日子,也許是上帝要我提早面對死亡及疾病問題,並思考永恆的去處且體會家庭的愛,我有機會時常陪伴父母。因為父親中風,我與母親一起照顧生病的父親。原本是廟宇主委的父親,心田也柔軟下來,每次我為他禱告,他總是願意聽。我也常陪伴父親到公園去散散心,對他說:「上帝愛你,我也愛你。」最後,父親在臨終前由牧師為他施洗,我在病床前跟他說:「要跟著耶穌走」,嚥下最後一口氣的他,面貌安詳像是睡著了。

我與母親的關係也漸漸改變。這兩、三年來,我再度轉換工作,單獨在台北租屋工作,常掛念她的身體健康,幾乎每天打電話給她,跟她談論日常瑣事,有時我也會脫口而出說:「媽媽,我愛你」,我的母親竟然回應:「我也愛你。」這是我第一次從母親口中聽到這句話,心裡很感動。

從彼此傷害到彼此相愛

去年清明節,我提出了在家舉辦父親的追思感恩禮拜,我的母親答應且參與,聚會中我們唱了簡短詩歌,表達對父親的懷念及感謝。

幾個月前,我去上了婚姻家庭課程,課程提到「周哈里窗原理」,這個理論對我來說不陌生,包括「開放自我」、「隱藏自我」、「盲目自我」、「未知自我」等,但是課後,老師要我們找人寫「別人眼中的我」,探尋若是要進入婚姻,應該要改善哪些方面,以進行生命的整理,增加「公開的我」,減少「盲目的我」。

我特別邀請了已婚的兩個妹妹來寫對我的描述,她們寫下:「會關心家人,原本強勢,但如今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弱點,認真的工作生活。」我看了有些驚訝,原來家人對我的評語是正面的。除此之外,我與弟弟、妹妹,也會討論老邁母親的近況,包括就醫及疾病。

因著人有罪性及不完全,在原生家庭成長的歷程中,難免會彼此傷害。但在跟隨耶穌的日子裡,我體會到耶穌是又真又活的神,耶穌的愛真實的醫治了我、恢復了我的自我形象,也使我願意以真理來跟家人相處。

就如同聖經中第一個神蹟是耶穌在迦拿把水變酒,因著遇見耶穌,我與家人原本像水一般平淡的相處,變得像酒一樣香醇。耶穌改變了我,也改變了我的原生家庭。

聖經約翰一書四章19節說:「我們愛,因為上帝先愛了我們。」的確,是因為認識上帝之後,我才體會到什麼是愛及被愛,才感受到愛人是那麼美好,被愛也是那麼美好。我想繼續愛人,因為上帝愛我,而且祂的愛永不止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